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残障人士使用键盘、屏幕阅读器和其他辅助技术在他们的数字总部中推进工作。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努力改进 Slack 辅助功能的动力所在,让我们的用户不管自身能力或情况如何,都能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。
今天,根据用户研究和客户反馈,我们将分享新的改进功能,让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所有用户都能够更轻松、更直观、更高效地在 Slack 中工作。
键盘导览方式有所改进
有些用户会主要依靠键盘在 Slack 中完成工作,例如,使用辅助技术的用户、不喜欢使用鼠标或触控板的用户等。为了帮助这些用户,我们一直在努力,让使用键盘导览 Slack 的体验变得更快、更一致、更可靠。
使用 F6 和 Tab 键随心导览
Slack 有几十个键盘快捷键,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导览他们的工作区。我们有许多视障用户经常通过键盘来操作屏幕阅读器,他们要求提供更好的方式在 Slack 中进行定位。因此,我们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导览模型,旨在提高速度和一致性,其中包括 F6 和 Tab 键对应的新功能。
现在,按 F6 键,可在 Slack 的不同分区之间移动焦点;按 Tab 键,可在每个分区内移动焦点。有了这个新系统,可以更轻松地探索 Slack 界面中以前难以触及的部分,比如频道标题区和书签栏。使用触控栏的 Mac 用户,可以使用 Command + Control + 左/右键来实现相同的功能。

“因为我和世界各地的人员一起工作,所以我每天都要依靠 Slack 与我的同事们协作。重要的是,我能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,所以 Slack 新发布的辅助功能改进对我来说是一大进步。”
向上滚动浏览频道、私信和消息列
频道和私信是 Slack 的核心,用户可以在其中查看消息并与他们的团队进行互动。我们为键盘用户提供了更加强大和一致的核心体验。现在,即使用户已经开始编写消息,他们也可以按向上键从消息输入框移动到消息列表。而且,我们在频道、私信和消息列中都同样增加了按向上键进行滚动的一致体验。
使用熟悉的快捷键探索工具栏
Slack 中的工具栏现在更加一致和直观。用户可以使用方向键或熟悉的键盘快捷键(如 Home 和 End)快速导览。
工作时保持焦点不变
我们还改进了焦点处理机制,确保为键盘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强大的 Slack 体验。即使切换到新的工作区或打开需要一秒钟加载的视图,焦点也不会丢失。

“Slack 在可用性测试方面堪称典范,致力于改善所有用户(包括使用辅助技术用户)的体验。辅助功能团队的创造力、同理心和耐心,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”
使用屏幕阅读器的体验更为卓越
为了帮助使用屏幕阅读器的用户简化 Slack 体验,我们在设计上引入了多项改进。
发现关键信息的速度更快
Slack 重新设计的界面更加简单和整洁,这意味着,在用户导览工作区时,屏幕阅读器不会再读出多余的信息。这样就可以减少混乱,帮助用户更快地了解屏幕上发生的事情,并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。
尽享优化的信息层次结构和更好的标签体验
视障用户需要依靠精确的描述性标签来理解 Slack。我们全面重新设计了 Slack 针对屏幕阅读器界面的组织和贴标签的方式,让界面更加直观,其中包括:
- 名称更具描述性,信息层次结构得到优化。我们已将 Slack 布局中每个分区的标签从“top nav”(顶部导览)这类视觉隐喻的名称更改为了更直接的名称,以更好地反映标签的内容和功能。新名称还包含了关于每个分区的优先级、关系和相对于其他分区的顺序的提示。例如,“top nav”(顶部导览)变成了“工作区主要操作”。
- 组件间关系更清晰。为了让视障用户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整体布局,我们创建了“主视图”(包含消息和动态的主窗格)和“次要视图”概念,你可以在次要视图中获得有关消息列或用户个人档案的详细信息。
根据需求自定义 Slack
由于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,因此我们新增了多个首选项,让使用屏幕阅读器的客户能够更好地掌控他们的使用体验。例如,视障用户现在可以选择让侧栏始终处于展开状态,以获得更一致的导览体验。屏幕阅读器用户可以在阅读对话时选择消息元数据的广播顺序。

“作为引领这一新时代的工作者,我们致力于与利用辅助技术的用户并肩协作,努力开发出满足他们需求的工具。这些新的改进功能正是这项工作成果的体现,不仅弥合了差距,还为所有用户提供了更愉快、更高效、更公平的 Slack 体验。”
为弥合差距而不断努力
包容性设计不仅会让全球 10 亿患有某种残障的人士受益,它还会为所有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产品。通过推出最新更新,我们让 Slack 变得更直观、更高效、更易于导览,从而为所有用户创造更愉快、更高效的体验。
我们今天宣布的这些改进功能,将于 8 月 10 日开始向所有 Slack 用户推出,这只是我们在辅助功能和包容性之旅中的最新举措。我们期待着继续与我们的残障用户合作,共同打造适合他们和所有用户的工具,一起引领这个新的工作时代。